异位妊娠病的中医辩证

北京哪里青春痘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18/8860368.html

异位妊娠病的中医论述

中医学文献中没有“异位妊娠”和“宫外孕”的病名,但在“停经腹痛”、“少腹瘀血”、“经漏”、“经闭”及“症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在《中医药学名词》()中指出:异位妊娠是指以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同时宫外孕与本病有区别,宫外孕是子宫以外的妊娠;而宫颈、宫角部位的妊娠仍属子宫的一部分,故宫外孕的名称不够准确。

2临床表现

异位妊娠为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占2~3.6%。其中90%~95%发生在输卵管、50%以上发生在右恻。此外尚有宫颈、卵巢、腹腔、阔韧带等处妊娠。临床上以腹痛、停经、不规则阴道流血、晕厥、肩痛为主要表现。本病发生腹腔内出血时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异位妊娠可发生在初潮以后至绝经期以前的任何时间内,以20~29岁的妇女发病率最高,约占40%。当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可造成急性腹腔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

3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异位妊娠的病因很多,其中以输卵管炎为主要原因。此外尚与输卵管先天发育不良、畸形、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孕卵外游,输卵管结扎术再通等因素有关。异位妊娠在病理上的结局是流产和破裂。

中医认为发病机理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等有关。由于孕卵未能移行胞宫,在输卵管内发育,以致胀破脉络,阴血内溢于少腹,发生血瘀、血虚、厥脱等一系列证候。

3.1气虚血瘀

素禀肾气不足,或早婚、房事不节,损伤肾气,或素体虚弱,饮食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以致孕卵不能及时运达胞宫,而成宫外孕。

3.2气滞血瘀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气滞而致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禁房事,或感染邪毒,以致血瘀气滞,气滞血瘀,胞脉不畅,孕卵阻滞,不能运达胞宫,而成宫外孕。

西医学认为,慢性输卵管炎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原因。炎症可造成输卵管粘连、管腔狭窄、管形扭曲及管壁肌肉蠕动减弱等,妨碍孕卵的通过和顺利输送。此外,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压迫或牵引、孕卵外游及输卵管结扎后再通等,均可使孕卵的正常运行受阻或输送延迟,不能按时到达宫腔,而在输卵管内着床,形成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妊娠时,由于管壁薄弱,管腔狭小,胚胎绒毛直接侵蚀输卵管肌层,当孕卵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

输卵管妊娠破裂多发生于输卵管峡部妊娠,输卵管妊娠流产多发生于壶腹部妊娠。无论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由于血管开放,持续或反复的大量出血,可以形成输卵管内、盆腔、腹腔血肿,严重时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偶尔流产或破裂后的胚胎存活,继续在腹腔内生长发育,成为继发性腹腔妊娠。若输卵管妊娠破损后,病程较长,胚胎死亡,血块机化与周围组织粘连,可形成陈旧性宫外孕。

当输卵管妊娠时,子宫可增大变软,内膜蜕膜样变,当胚胎死亡时,蜕膜可整块排出,称为蜕膜管型。

4辨证论治

宫外孕辨证主要是少腹血瘀之实证,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

本病辨证治疗的重点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动态观察治疗,并在有输血、输液及手术准备的条件下进行服药。

4.1异位妊娠·未破损期

异位妊娠·未破损期(non-rupturestageofectopicpregnancy)是指尚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以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或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多有盆腔炎史,妇科检查可触及一侧附件有囊性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舌苔薄白,脉滑等为主要表现。

证候分析:停经妊娠,故可有早孕反应;孕卵于输卵管内种植发育,气机阻滞,故患侧有包块、压痛,及下腹患侧隐痛。脉弦滑为瘀阻之征。

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杀胚问题:输卵管妊娠尚未破损,胚胎存活,因此,确切地杀死胚胎是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有学者认为在中药中加用蜈蚣、全蝎有杀胚作用,尚须进一步观察证实。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杀胚,一般5-7天可收到效果,但必须严格使用程序,防止过敏反应。现在有人观察用息隐(米非司酮)杀胚,也有用MTX、5-FU进行杀胚(要严格掌握剂量)。由于B超扫描、p。HCG测定和腹腔镜的应用,使宫外孕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2异位妊娠·已破损期

异位妊娠·已破损期(rupturestageofectopicpregnancy)是指发生流产或破裂的输卵管妊娠,包括休克型、不稳定型及包块型。

4.2.1异位妊娠·休克型

异位妊娠·休克型(ectopicpregnancywithshock)是指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以突发性下腹剧痛,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舌淡,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主要表现的异位妊娠。

主要证候: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

证候分析:孕卵停滞于胞宫之外,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亡血心神失养,故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阴血暴亡,阳气暴脱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对于休克型患者,应立即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配合中药生脉散积极抢救,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后即加服宫外孕I号方活血化瘀,并及早防治兼证。若四肢厥逆者,酌加附子回阳救逆;大汗淋漓不止者,酌加山茱萸敛汗涩精气;内出血未止者,酌加三七化瘀止血。

4.2.2异位妊娠·不稳定型

异位妊娠·不稳定型(unstableectopicpregnancy)是指输卵管妊娠破裂不久,以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步减轻,可触及界限不清的包块,时有少许阴道出血,血压平稳,舌淡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或弦细等为主要表现的异位妊娠。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证候分析:脉络破损,伤络而血溢,血不循经成瘀,瘀血阻滞不通,则腹痛拒按;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有阴道流血;气血骤虚,脉道不充,故脉细缓。

治疗法则:活血祛瘀为主。

4.3异位妊娠·包块型

异位妊娠·包块型(ectopicpregnancywithmassformation)是指输卵管妊娠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舌暗,苔薄白,脉细涩等为主要表现的异位妊娠。

主要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证候分析:络伤血溢于少腹成瘀,瘀积成症,故腹腔血肿包块形成;瘕块阻碍气机,则下腹胀痛或坠胀。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法则:破瘀消瘕。

兼证的处理:最多见及最重要的兼证是腑实证,表现为腹胀便秘,胃脘不适,腹痛拒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①属热实者,于主方中加大黄、芒硝清热泻下。

②属寒实者,用九种心痛丸(《金匮要略》)。附子9g、人参、干姜、吴茱萸、狼牙、巴豆霜,各3g上药共为末,炼蜜丸如豌豆大,每次3-10粒。

③寒热夹杂者,可用大黄、芒硝,佐以适量肉桂。

④在疏通胃肠的同时加枳实、厚朴各3-9g,以治疗或预防胃脘部胀痛。

5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确诊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止血迅速。如有下列情况,可立即进行手术。

①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

②内出血多而休克严重,虽经抢救而不易控制者。

③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长大,而杀胚药无效者。

④愿意同时施行绝育者。

赵立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huag.com/gwycl/9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