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幸,医药圈职业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一个爱生活,爱美但同样怕年老的80后辣妈。
备孕|不孕不育|孕妈心情|产后
很高兴认识你,我是小幸
今日干货介绍:很多孕妈咪在怀孕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反应,不清楚原因也不敢轻易用药。这里,小幸就给大家做个整合,以帮助孕妈咪顺利度过孕期,做个愉快的准妈咪!
妊娠期常见病痛基础知识
1
抽筋
一些准妈咪在怀孕20周后,会出现抽筋现象,主要原因可能与钙质缺乏、磷质过多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因骨盆充血、大小腿肌肉血液循环较差所致。一般建议,喝适量的牛奶及补充钙质可以解决问题,睡前热敷及按摩腿部肌肉也能有帮助。大部分的人以为牛奶喝的越多,钙质就补充愈多,其实不然。因为牛奶中虽然含有钙质,但也有大量磷质,因此摄取过多的牛奶,可能连带也吸收了过多的磷,而加速钙的代谢及流失。其实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摄取含钙及磷较高的食物,如虾皮、海带、紫菜、豆腐干、蛋黄、南瓜子、芝麻、干贝、花生、羊肉等,就可以补充钙和磷。
2
外阴瘙痒
阴道内的分泌物增多,此情况约自14周起,可持续到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利于念珠菌的繁殖生长,所以不少的准妈咪曾有过自带增加的症状,严重者会有外阴部瘙痒,甚至有灼热感,分泌物有时呈白色豆腐渣状。这种情况,一般使用局部抗霉菌阴道塞剂即可改善。此外,准妈咪本身要多注意外阴部的清洁,保持干爽,穿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不透气衣裤,在分泌物多时,使用小型棉垫并勤于更换。
3
痔疮
中期至末期孕妇很容易生痔疮,这是孕期血液循环量增加造成直肠、阴道血管的扩张,加上日益膨胀的子宫造成的压力所致。
4
手掌麻木和足部水肿
怀孕期间,水分容易滞留在组织间隙,产生水肿,尤其是足部。如果没有合并高血压,一般下肢水肿是属于生理性变化,不需要过度紧张;准妈咪宜于白天摄取水分,并避免睡前大量喝水,以免一觉醒来“面目全非”。白天有久坐或久站的情况时,多动动双腿,应该会有所帮助。手掌麻木除了因为指尖水肿以外,手腕部的神经受水肿压迫也是原因之一,一般产后均会好转,不必担心。
5
水肿
特别是过了中期以后,孕妇都会出现轻微的水肿现象。这是因为胎盘分泌出来的激素,是的体内水分大量囤积所造成的结果。一般来说,午前的水肿出现在脸部和双手,傍晚则发生在双脚。经过了一晚的睡眠以后,水分循回全身,双脚的水肿就会减轻很多。如果到了早上,脚部还有水肿未退,到了到了下午,脸部和手部又出现水肿时,表示水肿严重,体内的水分太多。因此,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水肿情况时,可检查一下早晨的脚部状态,试着用手指按压胫骨前的部位,但手指离开后,该部位仍然呈现凹陷状态,就表示有水肿。严重的水肿可能是妊娠毒血症、心脏病、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征兆,有必要请医生治疗和诊断。一般用来消除水肿的方法是控制水分的摄取量。不过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减少盐分的摄取。人体的体液必须保持平衡,一旦盐分摄取过量,相对的就要吸收更多的水分,以保持平衡。平常,没人每日的盐分摄取标准是10克以下,有水肿的人,则需要降到每日8克以下。
6
腰酸背痛
对于怀孕妇女,体力上最大的困扰便是感到腰酸背痛,尤其孕期周数越大越严重。这是因为随着胎儿长大及负荷增加,盆骨韧带受激素影响变得松弛所致,就好比慢性运动伤害一样。所以这段期间应该要有适度的走动,使用托腹带,经常按摩及热敷后腰部,并避免久站及久坐,产后自然就会恢复正常了。
7
一吃东西胸部就发堵
随着妊娠时间的加长,子宫也不断的增大,并慢慢地向上挤压胃肠,致使胸部出现发堵的感觉。子宫最上端是子宫底,子宫底达到最高位置是妊娠35周(9个月)的时候,这时也是胸部感觉最不舒服的时候。妊娠到了36-39周(10个月)时,胎儿头部逐渐进入盆骨,子宫底也开始随之下降这时胸部堵闷的感觉将逐渐消退。这时应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做好饮食结构的调整搭配。
8
焦虑
有些准妈咪担心宝宝的健康状况,怀孕的体型变化、家庭互动的改变,有些对即将面临的“母亲角色”感到不适应,而有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现象。这些问题可经由自己信任的妇产科医生沟通,做准确的胎儿检查,与家庭成员一起计划产前及产后的生活,一起看小幸的干货文章学习孕产知识,减轻焦虑。
9
宫外孕
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强内膜。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时,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危及生命。宫外孕和异位妊娠的含义稍有差别。宫外孕是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而异位妊娠则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及宫颈妊娠。
宫外孕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停经:多数病人有6-8周的停经史,约有20%-30%的病人无停经史。②腹痛:输软管妊娠发生破裂或流产前,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随后疼痛扩散至全腹,并出现肛门坠胀及排便感。③阴道流血:常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④晕厥和休克:由于腹腔畸形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
10
糖尿病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身体内糖代谢不正常的疾病。如果是在怀孕期才发生,或是在怀孕期才首次被诊断,都称作是“妊娠性糖尿病”。未经仔细照料的糖尿病准妈咪,可能发生许多合并症,包括母体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母体新陈代谢异常,造成血中酮体增高,引起酸中毒,母亲死亡率可以达到15%。胎儿受母体影响也可能造成羊水过多,而早期破水或是早产。
1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新生儿如何照料
糖尿病孕妇娩出新生儿抵抗力弱,应按早产儿处理,应注意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由于产后血糖来源中断,新生儿本身又有胰岛素细胞增生,胰岛素水平较高,极易发生低血糖。因此,新生儿娩出后30分钟开始定时补充葡萄糖液,多数新生儿会在出生后6小时内血糖恢复正常。
12
孕期血栓
由于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可以引起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病率不足1%。由于栓子脱落引起其他部位栓塞,严重肺栓塞会威胁生命,一旦发现静脉血栓形成,要高度重视。有以下情况需引起注意:下肢发白、冰冷和发热肿胀,行走困难;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对应部位皮肤发红,局部压痛。浅静脉血栓可以用肝素治疗,弹性绷带也有作用。深静脉血栓需手术取出栓子。孕前有静脉血栓史,应告诉医生,整个孕期需肝素治疗,肝素对母婴是安全的。产后可以用口服药物华法林。
?遇见幸孕
人生旅途中,遇见了自己的延续。。
遇
见
幸
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