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张金库,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及承德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荣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保定市十大优秀青年、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保定市生产建设红旗手,保定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称号。
学术兼职:国际妇产科病理学家协会(ISGyP)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病理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女性生殖学组委员、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妇科及乳腺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医学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分会会长、河北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副主委、河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保定市医学会病理分会主委,英文期刊Cancer+杂志编委。
目前在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第4主研),主持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健康医疗与生物医药专项一项,京津冀基础研究专项一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8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病理专业英文国际巨著2部。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保定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端坐在显微镜前,注视着镜下方寸之地,在红与蓝构成的抽象图案中,判断着疾病的本质。他们通过一个小小的组织切片,寻丝觅迹,为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他们是决定患者生命的“法官”。没有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但是他们却被称作“医生中的医生”,他们就是病理科医生。医院病理科主任张金库,从事病理诊断研究近30年,专注于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在静态细胞及周围组织结构状态中辨别一个个疾病真相。十年磨一剑层层剥茧寻“真相”
年,医学院毕业后的张金库来到医院,在院领导的委派下医院医院病理科进修,医院开展病理诊断工作。
张金库心无旁骛地醉心于病理诊断工作。他每天埋头于显微镜前,判读一摞又一摞病理切片,尽管对绝大多数疾病的病理诊断已经熟稔于心,但依然不敢掉以轻心,而是明察秋毫、抽丝剥茧,排除形态及其他方面的陷阱,做出最准确的诊断,以免给临床治疗带来方向性的偏差。他擅长乳腺、甲状腺、前列腺、卵巢、子宫等肿瘤领域的病理诊断。经年累月的磨练,他锻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让病理切片中善于伪装的“嫌疑犯”都无所遁形。
近30年的病理医生,张金库看过的片子不计其数,“我们和临床医生不一样,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险象环生的情节,但一张病理报告也能改写患者的命运,所以我们决断每次都是慎之又慎。”张金库说。
今年三月,西院妇产科主任朱继红找到张金库,“张主任,医院有个年轻女患者,诊断是癌症,但她的病理组织形态很少见,想让咱们再看看。”张金库看得极为谨慎:该患者的子宫内膜诊刮标本大部分为退变坏死组织结构不清,仅有个别内膜腺体,也没有绒毛组织,在膜状高度退变组织中散在几小团异型细胞,符合癌的形态,但现在彩超未发现宫腔肿物,也没有内膜增厚,附件也未见宫外孕影像学改变,这些异性细胞组织形态与滋养叶细胞肿瘤也不相符。是癌症还是不是癌症?谜团紧紧萦绕在张金库的脑海中,他迟迟没有决断。决定进一步和临床沟通。“单看标本的组织形态确实符合癌细胞,但是和临床不相符,宫腔未发现肿物,血HCG8万多,一周后降为一千多,三周后还是一千左右,这都不符合癌的指征。如果下诊断是癌她就要切除子宫,她还这么年轻,这会影响她以后一辈子的生活,我们建议再做一些相关检查报告子宫造影,并再取一次病理,结合腔镜检查结果再决定。”在张金库的一再坚持下,第二次病理检测结果:诊刮中可见绒毛及膜组织,未见异型细胞,建议密切观察随访。这个结果符合宫内妊娠不全流产。至于那小团异性细胞,应该符合胚胎残留的幼稚组织。病理结果更正了,没有癌症,这样患者的子宫就被保留下来,患者和家属宛如捡了条命。
“病理诊断工作有时就像侦探破案,先不断提出自己的质疑,再一步步用相应的技术手段逐一排除。当最后一刻——结果验证了你的推测是正确的时候,那是一种外人很难理解的,专属于我们病理人的幸福。”张金库笑着说。
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治疗依据,其中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但张金库并不止步于读片、诊断,他还将多年的积累撰写专著3部,主译病理专业英文国际巨著2部,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8篇);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病理专业委员会任副主委,张金库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并在国家、省市各级会议上展示我院病理科近些年的发展,得到众多与会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