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具有免疫作用,并可抑制子宫收缩。为维持妊娠所必须。没怀孕时和怀孕的7—8周,都主要由卵巢上的黄体分泌。8周以后,由胎盘产生。未怀孕时,孕酮主要作用是让月经来潮。怀孕后,孕酮可以起到维持怀孕的作用。
为什么要查孕酮?如果孕酮的水平比较低,通常反映孕囊的质量不是很好,或者是有异位妊娠的可能。一个正常妊娠的准妈妈,孕酮的水平通常在15ng/ml以上,大部分孕妈妈孕酮的水平是在25ng/ml。如果孕酮水平低于10ng/ml,说明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很大。
什么是HCG?HCG又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就是胎儿产生的激素,跟胚胎质量直接相关,在受精后第六天身体就开始产生,它是产科医生们所熟悉和最常使用的“妊娠试验”激素。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在妊娠的前8周增值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孕8周以后,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
HCG的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由月经黄体转换为妊娠黄体,同时促进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维持子宫内膜形态,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并使胎盘生长成熟,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
简单比喻的话,HCG是受精卵生根发芽的温床,而孕酮是营养供给。
为什么要测HCG?正常妊娠早期血β-HCG快速增长,倍增时间为1.7~2天,尿与血中HCG水平接近,并有轻度的昼夜波动。多胎妊娠、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Rh血型不合的患者血HCG的浓度均较正常妊娠女性高。
通过对HCG的检测,可以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判断有无停育甚至流产可能。HCG一般48小时左右翻一倍,如果翻倍不理想,需要考虑宫外孕或者胚胎发育不良等情况。
了解孕酮和HCG的变化因为HCG和孕酮对于检测胎儿有重要意义,而这两个数值又总在变化,所以很多孕妈搞不清楚具体的算法。
HCG上升很好,孕酮下降说明胚胎是在正常发育,由于孕早期孕酮水平波动很大,有时低至5ng/ml。所以即使测到孕酮值低,也并不说明胚胎发育异常。此时医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改用药方案。
孕酮正常,HCG翻倍不好孕酮正常,但是HCG翻倍不好,这种情况非常少。因为HCG促进孕酮的产生,HCG不好,孕酮一般也就不好了。我们从两种情况来具体说明以下:
1.孕酮正常,HCG翻倍“相对”不好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某天去测,数值上去了但是没到倍数,差那么一百两百,那就是相对不好。如果你的HCG已经上万了,那么开始出现翻倍不是那么快,速度会降下来,都是正常的。
2.孕酮正常,HCG翻倍“绝对”不好
绝对不好,就是数值在一个区间,比方说8天,只翻了一倍,这种情况就不是很妙了。因为HCG低很有可能胚胎本身不好,保胎的价值不大。
孕酮下降,HCG翻倍不好HCG不翻倍反而下降,孕酮也在降低,这种情况医生是建议你先保胎,如果采取保胎措施后仍然没有起色,也是会建议你尽早放弃,做流产。因为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就是胚胎本身就不好,保胎也没有意义。
HCG太低是不是就会流产?没有HCG太低这种说法,科学的说法是HCG翻倍不好,观察HCG是个动态生长的过程,而且HCG增长过程是自己跟自己的数据比,跟别人的数据比没有意义。HCG一般48小时左右翻一倍,如果翻倍不理想,需要考虑宫外孕或者胚胎发育不良等情况。但仍有部分异位妊娠(宫外孕),hCG倍增正常,因此发现早期妊娠后,阴超检查必不可少。
孕酮降低是不是意味着会流产?本身孕酮的分泌就有波动,不能根据一次检查就下结论,还需要看动态,看趋势,结合超声检查,有没有腹痛、流血等临床表现,才能准确判断有没有先兆流产。因为黄体差不多到孕6周就开始萎缩,而胎盘要等到孕8周才建立起来开始工作,所以孕7-8周是个孕酮青黄不接的时候,也是孕早期最危险的阶段,孕酮这个时期有波动是正常的。另外胎盘孕8周左右开始接手分泌孕酮的工作了,但是由于刚开始工作,难免手忙脚乱,所以孕酮的分泌量也会有起伏,等到孕11周,胎盘可以很好地分泌孕酮了,孕酮值的稳定度也就高了。
孕酮低=需要保胎?不少孕妈可能都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怀孕出血,超声检查都是正常的,可是抽血的结果是“孕酮低”。看到这样的结果,很多医生都会建议孕妈吃保胎药或者打保胎针,而孕妈为了宝宝着想,也配合医生的建议。
临床上不乏有这样的案例,怀孕出血,检查血结果孕酮低得可怜,可是HCG值却是很正常。再次抽血检查孕酮,复查的结果经常是正常的,尽管孕妈有出血的状况发生,这样的案例,一般是不建议孕妈试用保胎药的,因为这不是激素水平低引起的出血。
早期怀孕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提醒孕妈注意检查怀孕的不良后果。可是由于孕酮的不稳定性和检查方法的不同,经常会出现检查结果出现偏差的现象,所以才使用孕酮和HCG联合检查的方法。如果只是孕酮低而HCG正常,有的是本身激素水平的原因,有的是一过性的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是检测的误差,应该复查或以HCG结果为主。
医生应该仔细询问病人的月经情况,孕妈孕前的月经间隔是否时间短和月经不调等异常情况,以排除是否黄体功能不全等问题引起的出血和孕酮低。
医生不应该轻易建议孕妈使用保胎药,而是应该仔细地替孕妈检查出出血的原因,对于检查的结果要全面地综合分析,而不是看某个结果作出治疗的依据。因为怀孕出血多数都是胚胎不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激素水平异常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盲目的保胎有时会影响正常的诊断和处理。
做试管为何要打黄体酮?黄体酮在女性整个孕期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维持妊娠所必需,试管也是如此,这也难怪求子心切的准妈妈们总被黄体酮的高低弄得惊慌失措。那么,进行试管周期时,黄体酮的高低到底对试管成功率有何影响?
1试管前评估促排卵可能性在试管前,女性常会被要求进行激素六项的检查(月经第2天或第3天),其中就包括了黄体酮(P)这一项指标。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和胎盘分泌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孕激素,与雌激素一起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精细地介入排卵性月经周期。
通过抽血测血清黄体酮浓度,能够有效地检测女性的排卵情况,判定有无排卵及女性的黄体功能,从而评估试管周期内促排卵的可能性。在黄体中期(月经周期28日的妇女为月经第21日)P16nmol/L(5ng/ml)提示排卵,P<16nmol/L(5ng/ml)提示无排卵;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2促排时了解卵泡发育成熟程做试管婴儿时,生殖专家会在促排卵环节实时监测卵泡发育和进行用药跟踪,期间会多次通过阴超检查和验血来掌握卵泡的发育情况和了解女性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程度。
而对于黄体酮的测定,在促排用药的第5天,通过验血查看雌激素和黄体酮的指标,以便精确调整用药剂量,防止盲目给药过度刺激卵巢引发腹胀、腹水等一系列并发症;在促排卵的第7天,阴超检查和验血可了黄体酮水平和卵泡数值,作为判定卵泡发育成熟程度的指标之一,继而安排取卵。同时,通过监测黄体酮的变化,生殖专家可进一步评估卵泡发育正常与否、卵子质量的好坏,保证试管顺利进行。
3移植前后——辅助囊胚顺利着床在囊胚移植前后,生殖专家查看和使用黄体酮,主要是为了让囊胚能够顺利着床以至成功妊娠。
移植前,若出现黄体酮低或不足的情况,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一般建议移植前5天左右开始使用黄体酮,促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为囊胚移植做好准备,并减少妊娠期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松弛平滑肌,使囊胚顺利着床。
移植后,一般会注射黄体酮或HCG,促进黄体细胞增生、孕激素合成和分泌,支持黄体功能,抑制免疫反应,防止囊胚被母体排斥而导致着床失败或流产,维持妊娠。另外,黄体酮能诱导子宫内膜间质蜕膜化转变,这些由内膜间质细胞转化而来的蜕膜细胞,含有糖元颗粒,供给囊胚营养。
4怀孕后——保胎孕期中,黄体酮是支持和保障胎儿早期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贯穿整个怀孕早期的持续过程。如果黄体酮不足或黄体功能不全,就会导致试管婴儿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增加,从而改变妊娠结局,所以成功妊娠后黄体酮对于维持妊娠非常重要。
黄体酮可以改变子宫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膜处于超级化状态,降低了子宫肌的兴奋性、传导性以及对各种刺激(特别是缩宫素)的敏感性,起到保胎作用。再者,黄体酮能通过提高母体血糖水平而增加胎儿胰岛素的分泌,还可促使子宫某种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胎儿生长,利于妊娠状态的维持。
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注射天然黄体酮支持黄体功能的方案进行保胎,连续使用至胎盘形成,时间大约为3个月左右,还可通过摄取大豆异黄酮以及维生素E等来帮助提高黄体酮的含量,如猕猴桃、草莓等,以保障怀孕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得宝宝成功降临。
黄体酮安不安全?目前,临床上用的黄体酮注射液是从大豆以及山药等物中提取,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改造而形成的天然的孕激素,由于它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产量高,是临床上难得的既实用又便宜的药品。
黄体酮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子宫肌肉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生殖免疫学认为,妊娠期黄体酮激素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从而达到保胎的目的。黄体酮的安胎功效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仍有不少人担心它对胎儿健康是否有影响,而且医生的药物手册也似乎没有对其安全性加以明确的肯定。这时候临床医生的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孕期,如果过量地使用黄体酮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就几十年的临床观察而言,只要黄体酮计量控制在治疗的范围之内,它对宝宝而言仍然是健康安全的。
长江生命温馨提示:在试管婴儿移植后应该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合理补充黄体酮,尤其大龄女性,医院与医生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对宝宝才更有利更健康,也大大提高试管婴儿成功妊娠的机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