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生周晓东ldquo超rdq

“如果说影像医学是医生的第三只眼睛,那么,CT由于有放射性可称是火辣的眼睛,一年只能看1-2次;而超声波无害就是温柔的眼睛,方便可以随便看。”

“我经历了A超到B超的革命......没想到超声医学发展这么快。”

“超声检查现在的应用范围很广,能做的事情很多。”

......

超声是听不到声波,可谓“无声”,做到“无声胜有声”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有人做到了;一直低调的他成了超声影像的大咖…..

超声人本是一群可“隐”于幕后亦可上“前线”的“跨界”医生;

在医院,这群人的领路人是一名扎根超声学界四十多年的“老”超声人,他叫周晓东,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介入超声治疗专业Top10”;他曾带领团队打造了独特的“超越无止境无声胜有声”的超声文化,使超声科位列全国第6;凭的是该学科坚实的基层和多年努力奋斗的结果。在他身上,有着与超声波相同的气质,既有西北汉子的果断和豪情,也有儒雅和和细腻。而今,辗转新的“战场”,周晓东想带新的团队走得更远;

周晓东教授简介

超声诊疗中心主任

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原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会长

中国超声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腹部专业学组组长

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

《中华超声影像杂志》副主编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副主编

全军大型医疗设备评审委员会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

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9篇,最好的杂志JACC(影响因子19.8分);主(参)编专著12部。培养硕士、博士58人,年指导研究生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近年来,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全军科技攻关重点科研课题1项、创新专项等军队课题3项。

从事超声诊断近四十年,擅长领域为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聚焦超声、微波消融治子宫肌瘤等实体肿瘤,在西北地区首先开展经皮超声引导射频、激光和冷冻治疗肝癌、肾癌、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相关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精于术业

无声胜有声

在周晓东看来,超声影像是一只温和而有力的“眼睛”;在笔者看来,周晓东有着与超声医学相近的“性格”---对生活的感恩、对梦想的坚持和对事业的默默奉献。年,周晓东出生在平利县洛河区水坪公社永红大队一个四合院里。随着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相继出生,家里人口多,劳力少,生活担子越来越重。当过兵的父亲希望儿女依靠读书改变命运,周晓东特别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一边畅游在知识海洋里贪婪地吮吸着丰富的养分,一边利用课余时间照顾弟妹、干家务活,勤劳懂事赢得了左邻右舍的交口称赞。年,他考上了平利中学,成为水坪公社建国以来唯一的高中生。高中毕业,从小就向往“戎马倥偬,枕戈待旦”军旅生活的他,决定报名参军,报效祖国。年,有着两年军龄的周晓东考上了原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四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周晓东耕耘不辍,孜孜不倦地向老师、向书本、向实践学习,勇立时代最前沿,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布满荆棘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他不断总结超声诊断技术,坚持撰写医学学术论文,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医学影像杂志》、《西北国防医学杂志》等国内重要超声医学刊物发表聚焦超声相关论文6篇,在Echocardiography,SURGICALONCOLOGY,EuropeanJournalofRadiology,ORIGINALRESEARCH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聚焦超声相关SCI数十篇。其中,《HIFU诱导微泡爆破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可控因素研究》、《超声无创定位与治疗室性心率失常的方法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另外,主编了《实用超声诊断手册》(第2版修订)、《全国医用设备实用人员(CDFI医师)业务能力考评考点解析》、《临床超声诊断学》(第2版/本科临床/配增值)等近十部专著。学极以致用,用医术仁心造福患者,这是他的初心。在周晓东的一本笔记本扉页写着这样一句古语:“凡大医治病,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在他看来,“初心+细心”方显“仁心”。超声影像就像是临床医生的“”第三只眼睛”,这只眼睛看得越准,就越能助力疾病的诊断。无论给哪一位患者做检查,周晓东都是一丝不苟,慎之又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全力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20多年前,一名怀疑肝癌准备手术的患者找到周晓东,因为术前这名患者经过CT、DSA造影等检查均未发现肝癌病灶,但是在做肝DSA造影时局部用了化疗药,之后腹痛反而加剧了。难道不是肝癌?他带着疑问用先进的超声造影技术为患者检查,终于发现了病灶。经病理确定为转移的“腺癌”。这个病例的影像学检查并不是很典型,所以诊断是有一定难度。”他说,其实,在医学中,遇到不典型的病症很多,靠的是医生的经验和耐心,“不仅要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还要通过当下的症状看到它(病程)的发展。”另外,周晓东还有一项“绝活”,即“外伤实质性脏器活动性出血的超声诊断与治疗”,就是利用超声造影获得更明确的活动性出血及其部位,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止血。超声造影极大提高超声诊断检出率和鉴别效率。一次,他接到消化科的电话,要求超声ICU看一个患者,情况十分紧急。原来是上午做了一个肝内门、体静脉分流的布卡氏综合症患者,术后一直血压低,已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我接到电话后,分析患者可能还在出血,如何去解决这一临床问题,就想到了能否用超声造影帮忙?抱着试一下的心里做了超声造影,但结果让人兴奋不已,不断看到了肝脏表面正在出血,而且显示了出血的具体部位。”事后,他和团队仔细分析过程:超声造影用的是血池造影剂,造影剂不会出到血管外,一旦有造影剂溢出血管外就意味着脏器破裂或正在出血。为此,他们提出了“超声造影可显示脏器活动出血”的科学假设,后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过去只有手术开腹才能看到内脏活动性出血,现在通过超声造影在体外就可以观察内脏活动性出血及其部位。该项目申请到军队重点课题。超声科声名鹊起,被国家药品监督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学影像超声专业组,周晓东担任组长,完成多项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相关课题《超声造影剂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出血的定性与定量研究》获卫生专项基金资助,该技术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

不断攀登

超越无止境

去年12月,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年年会暨“弹骨论筋,声入浅处”——肌骨、浅表及血管超声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上,由陕西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医院主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huag.com/gwylc/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