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dxcn96):有趣、有味,文艺的、思想的
妇科病房
作者
丁小村
主播
汉青
?我20多岁时,有一位年长的朋友对我说一件好事:世界卫生组织在我们的山区推广一项免费的福利——给农村妇女发放一种自助急救保健包。对他满口的盛赞,我一脸懵逼:因为年轻,因为是个男人,也因为缺少经验和见识,我没有觉得这件事有着何等重大的意义。
后来我认识了一些医生和从事医疗工作的朋友,我受到了基本的人道教育:一个急救保健包,对于一些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妇女,何等重要——等于是观音在世、佛陀降临。
作为一个人类生活在世间,女性所冒的风险显然大于男性:有时候一次不经意的流血,可能结束一个健康的生命;有时候一次意外的流产,可能毁掉一个母亲的幸福;有时候忽略一点轻微的疼痛,带来的是一个女性一生的痛苦……
而在一个落后而又穷困的地方,人缺少这种人道的教育,往往使得妇女作为一个群体,陷入悲惨的命运。
我个人所受的最基本的人道教育,是有关于这个自助急救保健包的用途:
在许多山区农村,医院或者卫生所都有很远的行程,医院的途中,一个正在流血的妇女,终结了自己美好的生命——这带来的有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崩溃:孩子没有了娘,丈夫没有了妻,家庭从此没有了一个勤劳的护理者。
这个自助保健包打开之后,有避孕药具、简单的医疗用具和急救材料,这避免许多妇女在缺少常识的情况下受到意外伤害,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做一些简单处理,给她们的救治争取更多一些时间。
我得到的基本的人道教育:一个女人,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保护神,也是一个脆弱的生命;一个女人,在她任劳任怨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一个落后的社会,往往也是男权横行的社会,女性往往是最基层的受害者……
我的一部小说《哑巴的儿子红树》中:一对哑巴夫妇,他们生下五六个孩子,都由于缺少帮助和医疗而意外死亡,最后他们生下并养大一个孩子——这位哑巴母亲,生命力是何等强健!但我在描写这种非人的生存状态时,忽略了作为一个母亲她人生的悲戚和她生命所受的伤害——这是我必须要有的人道感受。
?我的一位好友,有一次随县委书记现场办公:接待基层群众来访并处理一般性问题。事后他感慨万分地跟我讲述所见所闻,其中一件事令他也令我至今难忘。
一对年过五十的农村夫妇来见县委书记,他们上访很多年,问题却从没得到解决。女的眼泪汪汪,仿佛一辈子的眼泪都带到这里来流淌。
大概20年前,这对夫妇还是一对幸福健康的夫妻,国家为了推广计划生育,派来了省市专家小组,深入到偏远农村,为已生育妇女做节育手术。不知道是由于医生的疏忽,还是医疗技术的欠缺,这位妇女留下了小小的后遗症:下身长期流血不止。
女人的事儿,往往羞于启齿,于是这位妇女长年累月经受的是下身垫着一块湿漉漉的布。
由于拖延、轻忽,医院治疗,已经无法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于是他们一次次上访,希望有关组织能够为当年的疏忽帮他们买单——但总是遇到推诿,遇到一些振振有词的说辞。
基层组织不承认这件事的责任在他们:因为来做手术的都是“上边派来的人”。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却使得一个农村妇女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岁到五十多岁,经历着非人的病痛折磨。
这个悲剧故事,是多个因素促成的——对于生理和医疗常识的欠缺,对于生命和病痛的轻忽,医疗技术的缺失,行政组织对于普通人的生命的轻视,官僚行政缺少以人为本的基本认识……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人道的教育:所谓人道,是关心人的基本要求,生命权利,和得到关怀救治的权力。而我们的社会,恰恰缺少这些人道的基本教育。
这种悲剧,使得很多人活着如同虫蚁。
?因为陪妻子住院,我在妇科病房住了几天。妇科病房是一个属于女人的世界,也是一个属于女性生命悲剧的世界——得到救治,恢复健康,这当然不是悲剧;而生命的脆弱感被忽略,女性的病痛是很多男人所不能了解的,这却是地道的人生悲剧。
这是人道教育缺少的结果。
妇科病房的下一层是产科病房。如果你仔细对比两个病区,你会感受到一种震撼。
产科病房,是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地方——往往一个孩子出生,周围有一群人来进行热闹喜庆的迎接仪式;而一个女人、一个母亲的荣耀,往往在这一刻美丽无比。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这种教育:你是母亲生出来的,为了你,母亲受了苦,你一辈子都该记住。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家族,为了父亲的幸福感,为了家族的延续,也会对这位刚刚生下孩子的母亲感激无比——从而令她得到了加倍的怜惜。
但是在妇科病房:一个女人往往已经经历了生育、养育着孩子;有的甚至已经养大孩子、步入了中老年……女人身体的特殊性,让她们得上了这样那样的小病或者重症:有的可能羞于启齿,有的可能只是在专业医生的头脑中才有的概念……
在这一刻,她们的生命是黯淡的,她们的人生经历着外人难以理解的忧患——无论是家族,还是自己的丈夫孩子,可能都难以体会。
当你看到产科病房的喜庆光鲜,再对比妇科病房的宁静黯淡——你会为一个女性生命的悲喜而感慨,这种感慨基于最基本的人道理解。
我于是想:每一个男人,都应该到妇科病房去住几天——这样,你知道尊重女性、呵护女性、体会女性生命感受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你才能是一个头脑和感情完整的“人”。
?在妇科病房,女性脆弱无力的生命感被凸显出来,往往可能变成了她们人生中某种宿命般的悲剧感。
也是在妇科病房,人回到一个完整的生命——
你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也会养育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颈癌……
你能孕育一个生命,但也可能不正常地把孩子种植在无法成长的地方:比如子宫之外——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身体错误,人本身是无法预料的,但这可能会要掉一个女人的命:多年前我的一位女同事突然昏倒在讲台上,医院及时,宫外孕造成的大出血当时就会让她告别这个世界。
一位来自乡镇的妇女正在对医生讲述她的遭遇:由于囊肿造成疼痛,医院做个手术,但手术过后依然疼痛不止;医院,再次检查,医生判断了病理,并且再次给她做了手术,但情况并没有改善……她医院,接受又一次检查治疗——我不知道一个女人的生命,是否能经得起这种折腾。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居住在偏远乡镇的女性,她们缺少必要的医疗常识。但是我们向来提倡“任劳任怨”,如果不是危及生命,这些背负着一个家庭全部幸福责任的女性,她们往往会采取最保守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她们可能还受经济的限制,受观念的影响,总是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一头牛一匹马那样,能经得起无数次折腾……直到生命崩溃。
而一个健康美丽的生命,往往在这种折腾中,也逐渐失去了她人生该有的幸福和美满。
妇科病房的一位年轻的农村妇女,她下身出血几个月,医院检查治疗,解决不了,她又去看中医,中药喝过之后,是出血量更大——最后,医院,还没做检查就失血过多晕倒了,被护士用轮椅推着,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去接受检查……
也许有人要问:你为什么对自己这么粗糙?
我来回答你: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她照顾;丈夫在外打工,没有人照顾她——最后,陪着她来住院的,还是自己老年且也是一身病痛的老娘!
这些人间小情节,都是我在妇科病房看到的。我不得不说,我受到的一些基本的教育:有关女性,有关生命,也有关人道——
这,却是我们的社会普遍缺失的。
-TheEnd-
上期《小村夜谈》:
·写信
好看就点点右下角,就转发,这是对作者最好的支持,谢谢!
点下边的题目链接,阅读公号最新热文:
◆好山好水:我什么要写秦岭南坡?
◆卑微地活着,却带一颗高傲的心
◆做某个女儿的父亲,需要一生来努力
图文注明外全部为丁小村原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均不得转载
丁小村(dxcn96)
一个有趣有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