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高港三大园区

芳草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仲夏时节,高港召开区委五届四次全会。会议在全体干部群众中引发广泛热议,围绕会议精神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高港各地各部门摩拳擦掌,热情高涨,三大园区更是看点十足:项目!改革!增收……还有哪些关键词,一起来看看——

高新园区党工委、管委会

致力发展高质量

勇当全区排头兵

高新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全会精神,深入解放思想,全面对标找差,奋力赶超跨越,确保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及各项重点工作继续走在全区前列。

一、坚持项目引领,聚焦提质提速提效,厚植园区发展新优势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导向不能变”和“‘粗放招商’模式必须变”的理念,强化“环保意识、集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精心谋划项目招引,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增强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聚焦产业集群抓招商。围绕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特色产业,紧盯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核心指标,实施精准化招商、效益化招商、重资产招商,加快推进核电传感电子元器件、数控车床压铸机等一批在手项目的跟踪洽谈,重点主攻投资亿元和投资60亿元的汽车整车项目,力争8月份签约落户,确保在完成全年新签约50个亿元项目的基础上,实现50亿元、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实质性突破。二是聚焦达产达效抓建设。紧盯项目落地开工、建设进度、投产运行等关键环节,深入落实跟踪服务、领导挂钩、督查推进等工作机制,加快百世快递、新地物流等20个拟开工产业项目手续办理,推进万向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韵达电商产业园、炫智新材料等18个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项目36个、新竣工亿元项目26个。三是聚焦外资到账抓落实。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和服务保障力度,加快总投资5亿美元的德资电梯、万美元的五轴联动数控车床等外资项目落实进程,紧盯恒之达贸易、大自然家居、久裕科技等项目外资到账,用足用好外贸政策,拓展企业进出口贸易渠道,确保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自营进出口2亿美元。

二、深入解放思想,聚力做大做优做强,激活园区发展新动能

持续推进思想大解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创新要素集聚力、配套功能承载力。一是聚力做大龙头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改造提升工程,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更新、管理升级、品牌创建、高位嫁接、股改上市等途径做大做强,全年确保新增规上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省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家,力争柯普尼通讯、子辰教学“新三板”挂牌上市,苏萨食品、大自然家居、润杰五金主板上市迈出新步伐。二是聚力做优科创载体。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合作,加快南师大增材制造研究院、山东大学泰州研究院等一批创新项目落户进程,推进所、南理工测控技术研究院等科创载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精尖人才,全年力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2人、市“双创”人才6人、“”高层次人才15人。三是聚力做强功能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平台效应,积极推进创业大厦、科技孵化器三期、双创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泰州国际汽车产业园、医疗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园中园”,加快园区“北融”及中心区域“形象出新”规划步伐,不断提升园区商务办公、科技研发、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承载能级,全力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省特色创新示范园区。

三、提高政治站位,主攻重点难点焦点,展现园区发展新担当

一是突出“财税增收”这个重点。加强在建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推动在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帮助统实等税收下滑企业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通过引进注册型、总部型、税源型企业,督促园区政府工程、重大民营项目建筑税收就地征收等方式,有效拓展税收增收渠道,全年确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1.8%。二是狠抓“债务化解”这个难点。一方面,严控债务增量,正确处理发展与举债的关系,在确保园区资金链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另一方面,坚持优化存量,对园区国有公司实行市场化运营,增强平台资产造血功能,通过市场盈利化解存量债务,不断降低政府债务率。三是紧盯“环境保护”这个焦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势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抓好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等环境问题治理;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突出源头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严把好项目准入环保关,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核心港区党工委、管委会

思想再解放跨越新提升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区委五届四次全会,发出了思想大解放最强音,吹响了高质量发展集结号。核心港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标杆、提振精神,以“走在前”的使命感、“加油干”的责任感、“不能歇”的紧迫感,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一、紧紧扭住项目牛鼻子,一刻不松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围绕“项目建设提升年”的具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赶进度、补短板、强服务,把项目招引建设的重点聚焦到质量和效益上。一是招商再提质。坚持以“质量、亩产、特色、实干”论英雄,围绕主导产业补链扩链强链,采取“招商政策+产业基金+大院大所+标准厂房”的模式,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爆发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二是建设再提速。对每一个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式攻坚、台账式管理、倒逼式推进。加快推进港易成科技孵化器、制造融合产业园、龙凤堂原料药、丸庄酱油等创新载体和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个,新竣工项目26个,培育更多新经济增长点,全面完成区交财政收入任务。三是服务再提效。全面落实项目挂钩联系和全程纪实制,真心诚意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全力做好用地、供电、供气、供热等生产要素保障。每周召开项目调度会、推进会,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催生更多的“二期”、“三期”现象。

二、不断厚植港口新优势,一以贯之抓对外开放和能级提升

抢抓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机遇,努力在更广领域上谋划港口开放,着力打造园区跨越发展“增长极”。一是提升港口能级。加快实施古马干河大桥、疏港公路、鸿兴路等道路工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集装箱码头二期改造及堆场建设,推动三期手续申报,迅速提升集装箱通过能力。加快永安港务粮食码头改造,打造长江流域粮食中转基地、粮油食品交易中心、现货期货交易中心。二是强化功能支撑。加速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以及泰州港综合物流园建设,确保年内1万平米保税仓库建成运营,泰州港综合物流园一期年底全面完工。加强与瑞茂通合作,推动港瑞供应链管理公司实质化运作,积极拓展金融保险、商业保理、保税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务,力争年内开票销售超30亿元。三是推进港港合作。深化与盐田港、重庆港全方位融合,重点推进集装箱码头股份合作、委托经营,共同开发沿江物流市场。推进绿色动力优力博与上海港全面合作,积极拓展陆改水、集改散、散改集和水水转运、铁水联运业务。加强与四大联检机构互动衔接,进一步简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确保集装箱吞吐量达40万标箱,自营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

三、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一着不让抓改革创新和风险防范

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园区内生活力,着力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一是加快国有平台改革。以突出主业、转型做实、市场运作为导向,进一步理顺五大国有公司架构,完善法人治理体系,降低资产负债率,形成更多的优质资产,创造更多的经营利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企业债、项目收益债等方式,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二是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压降债务规模,规范投融资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债务风险,保障园区资金链安全。强力推进污染防治,紧盯“气味扰民”问题不放,深入推进“”专项行动,加大化工园区监测监管,倒逼企业清洁生产、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注重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相结合,确保年内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三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系统把握中央及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紧盯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六个高质量”要求,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以负面清单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以正向激励点燃跨越赶超激情,营造敢担当、勇作为的浓厚氛围。

临港园区党工委、管委会

践行思想大解放

助力发展高质量

临港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高港”发展大局,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咬定全年目标,昂扬争先斗志,加快现代产业园区转型步伐,为全区经济发展勇挑重担、多作贡献。

一、突出质量效益,打出经济发展“组合拳”

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新跨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能,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一是聚焦重点指标增长。始终保持争先进位、跨越赶超的激情和干劲,咬定目标抓进度,攻坚克难快推进。紧盯财税、工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重点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协调对接,排细排实序时进度,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狠抓外资到账工作,在目前已完成万美元任务的基础上,确保三季度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二是突出项目建设龙头。认真落实“项目建设提升年”要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实施精准招商,提升项目质量效益,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力争在10亿元以上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健全项目绩效考评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创新主体,汇聚更多“智慧项目”。加快科技孵化、离岸孵化等平台建设,积极推荐润泰蜂鸟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合作,加快吉大研究院建设,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实施精准引才行动,力争全年招引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各类高层次人才60名以上。

二、坚持问题导向,打好改革创新“攻坚战”

抢抓改革机遇,把握改革导向,深入挖掘改革潜力,释放更多发展活力。一是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落实省委、区委巡察工作要求,不断强化“四种意识”,进一步落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体措施。主动策应机构改革趋势,坚持“转变职能、提高效能、积蓄动能”,学习借鉴先进园区经验,加快园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明晰职能分工,构建组团式运行模式,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二是持续深化资源要素改革。坚持以亩产效益为导向,建立企业用地绩效评估机制,全面清理闲置厂房、低效用地,努力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水平。强化政府性债务管控,截止六月底已将政府性债务减少54%;持续加大个人集资清理力度,在上半年已化解20多亿元个人集资的基础上,利用私募股权基金和定向融资工具完成个人集资置换工作,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澳伦特版材已完成保荐人尽职调查,预计明年一季度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扬子江胶囊、海投新能源等10家企业加快上市化进程,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中小企业腾飞。三是持续深化行政服务改革。承接“放管服”改革任务,放大“店小二”服务品牌效应,积极做好项目投资、城市建设、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加快实现“不见面审批”工作目标,努力营造亲商安商的服务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致力民生优先,打赢幸福口岸“主动仗”

积极回应群众对城市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求,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双城同创”,继续抓好城建新提升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新口岸小学秋学期投入使用,口岸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年内完成。加快城市动迁改造步伐,完成柴墟河南侧带状公园动迁项目,启动王营社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城市商圈,完善城市绿地、停车场、消防设施等公共配套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力、辐射力。打好乡村振兴“特色牌”,以引江社区为蓝本,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入落实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打造品质乡村新样板。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落实生态优先战略,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守牢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严格落实向环境污染宣战大会精神,持续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回头看”,继续加大“”专项行动推进力度,强化生态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实施富民增收工程。深挖富民增收这个“最大潜力”,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用好市区创业富民政策,充分释放富民乘数效应,补齐城乡居民收入短板。精准化推进脱贫攻坚,“一户一策”量身定制脱贫方案,确保年底基本消除人均年收入低于元的家庭。

江东明珠·美好高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huag.com/gwylc/8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