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两优一先rdquo风采

满山遍野的红苹果挂满枝头

如画似幻的金色万寿菊花铺满山坡

依依墟里烟的村庄里小楼林立

……

驱车行驶在蒙自市西北勒乡的公路上

记者被眼前油画般的美好景致震撼了

完全不敢相信

这就是曾经乱石林立、土地干涸、

极目尽是荒凉之气的贫困山区

西北勒乡地处蒙自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年时全乡财政总收入仅有元,贫困发生率最高时达94%,是典型的深度贫困乡。面对这样的困境,乡党委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在上级党委的关心帮助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采取系列措施,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01年6月,中共蒙自市西北勒乡委员会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现在西北勒发展了万寿菊产业(邹锋摄)

“辖区内自然条件恶劣,土壤石漠化严重,乡村中没有水源,只能依靠下雨储水,居民生产生活严重受到影响。”熟知全乡情况的乡党委班子深知,“一生只洗三次澡”虽然听起来夸张,但却是当时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毫无疑问,要解决西北勒的贫困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水的问题。

西北勒乡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喀斯特地貌(图片来自云南扶贫热线)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西北勒乡党委紧紧抓住缺水这一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坚持把引水作为命脉工程,争取实施中央小型农田水利“五小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

 

年10月,三级提水工程竣工,但清澈的泉水还只能输送到大池子里。大丫口村委会尼白冲村党支部书记吴进林坐不住了,他组织党员先锋队、驻村工作队、村里的年轻人,把乡上支持的水管运回来,然后架上山,不到两个月,便把自来水引到了村民家门口,成为全乡第一个通过村民投工投劳喝上自来水的村。目前,西北勒乡修建各类水池近百座、铺设管道多公里,经过三级提水、共米扬程,让安全饮用水流进了家家户户和田间地头,解决了9个自然村近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彻底摆脱了“百年水困”。

蒙自水利工程建设,让西北勒人民喝上幸福水(图片来自今日蒙自)

解决了水资源问题后,村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更大了,干劲也更足了。该乡将目光聚焦到发展苹果产业上。“依靠气候、日照、海拔优势,从山东引进种苗,培育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口感甜中带酸的独特品种,为西北勒乡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乡山里红苹果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和说。

如今,苹果已经成为西北勒乡的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乡苹果树种植面积已达5.1万亩,挂果面积.6万亩,实现产值8余万元。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西北勒乡的苹果拓宽了销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也销往东南亚地区。村里建起了苹果种植基地、苹果电商冷链物流分拣中心,“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让村民学到一项新技术,形成带贫益贫的长效机制。

蒙自西北勒山地苹果

同时,该乡按照“种养一体、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发展烤烟亩,实现产值4余万元;发展万寿菊亩,实现产值余万元,形成三大支柱产业。加之油菜、山地鸡、生态猪、黑山羊、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对该乡稳定脱贫形成有力支撑。

西北勒种植的羊肚菌(图片来自今日蒙自)

过去,西北勒茅草房、土基房、杈杈房比比皆是,冬不遮风、夏不挡雨。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西北勒乡筹集建房补助资金万余元,对全乡户C、D级危房实施了加固修缮和拆除重建,让各族群众都住上了安全稳固住房。

进行危房改造(图片来自云南扶贫热线)

“望山跑死马”曾经是西北勒交通的窘况。由于境内山高坡陡、石多弯急,运送物资全靠人背马驮。为切实改善全乡的通达条件,西北勒乡党委整合投入资金1.7亿余元,组织发动全乡群众投工投劳累计5余人次,实施了通乡公路扩建工程,建成农村公路35条,硬化路面多公里,构建了“两循环七出乡”的乡域路网。

“上级关心我们,柏油路修到了乡上、水泥路连到了村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动起来?”香塘村委会副主任杨光文深情地说。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年村里修建村内道路米,年修建烟区产业道路米,年修建村内道路米。

修建西北勒乡村公路(邹锋摄)

目前,西北勒乡实现通村道路通畅率、村内道路硬化率和主要产业区路网3个%全覆盖,切实缩短了西北勒乡与城区的时空距离。

西北勒乡新貌(图片来自云南扶贫热线)

记者:王美红

未署名图片由西北勒乡提供

责编:普薇

“”是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官方调查电话,请放心细致接听,客观公正回答问题,切勿挂断、拒接和使用不文明用语,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云南红河发布(hhrb_hh)!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huag.com/gwyss/8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