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医疗支援
援川
四川省甘孜州年07月30日,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方昊、检验科主管技师张俊雄两位医生远赴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石渠县县城海拔米,他们抵达后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高原反应。头痛、胸口痛、腿脚胀痛,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再加上夜间的低温、晕车,方医院,经过一夜的吸氧、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方得以好转。
方昊和张俊雄此次援医院。前期就在石渠县挂职的临平区援川干部、石渠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郭欣玮和县府办主任唐晓峰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他们,还贴心地为他们在宿舍准备了热水器和制氧机。
(图左:张俊雄图右:方昊)
医院就在宿舍对面,但医院里没有食堂,吃饭得赶往1公里外的机关食堂。宿舍在4楼,每爬一次楼梯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心率能飙到次/分以上,氧合掉到80%以下,非常胸闷气急。由于出行不便,遇上刮风下雨或低温天气,他们就只能躲在宿舍里吃泡面饼干。
他们夜间需要长期使用氧气,服用安眠药物才能入睡。宿舍面积不大,两个床位之间放两只制氧机,夜间噪音很明显。平时不吸氧的状态下,氧饱和度只有82%左右,上班前的休整期,他们基本在宿舍吸氧,让自己尽快适应当地环境。
张俊雄在宿舍吸着氧气学习
尽管身体有各种不适,他们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工作,对环境稍微适应一些后,医院了解当地及医疗工作情况。石渠县总人口大约10万左右,其中95%是藏族人民,常见病有包虫病、肺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8月12日,他们正式上岗。
方昊方昊主要负责重症病房、门急诊、院前急救工作。上班第一天重症病房有四个危重病人,一个高原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一个是肺结核引起的呼吸衰竭并发肺部感染;另一个包虫病引起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剩下的是一个胃肿瘤术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
这四个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而且都具有地方病特点。他跟重症病房医生仔细讨论病情,调整了治疗方案,并在抗感染,营养方面及出入量检测等方面给出了意见。随后针对三位患者的胸片进行了仔细讲解,一张是全心肥大引起的心衰,一张是粟粒样肺结核,一张是包虫病引起的肝硬化。根据当地医生的要求,为他们讲解了呼吸机的使用、脓毒血症、重症肺炎合并ARDS、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指南。
除了重症病房,方昊也为普通内科病房中相对疑难病例查房,给出治疗建议。石渠的医疗条件跟杭州比存在很大差距,幸而当地医患关系和谐,医生非常尽职尽责。比如13日凌晨来了一个宫外孕大出血的患者,术中血压低至60/30mmHg,但经过医务人员5个小时的抢救,终于转危为安。
方昊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当地医务工作者勇气与当担,让他心生敬佩。既然肩负使命而来,他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医院需求积极开展工作,圆满完成这次医疗帮扶任务。
张俊雄张俊雄支医院的检验科,科室只有3人,主要开展临检、生化及免疫等工作,项目较少,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基本是靠手工操作,每天大约需完成80个血常规、生化标本检验。检验科同时还兼职血库的工作,工作人员上班是24小时制,非常辛苦。
张俊雄跟当地同事一起开展日常检验工作,当地患者都非常纯朴,在检验窗口采血,尽管没有叫号系统,他们也会安静地排队等候,对医务人员非常理解和尊重。
张俊雄在和当地检验人员交流中了解到,他们也想多开展一些项目为临床做参考,比如微生物、甲状腺性激素等方面,但苦于当地就诊患者人数较少,仪器设备相对落后,目前开展的项目只能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同时他还注意到,这里的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没有做起来,对检验仪器性能、操作规范没有定期评估。他计划在这半年期间,协助这边检验科逐步建立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如开展室内质评、室间质评等;二是近期到临床科室进行一次走访摸底,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对检验项目进行优化;三是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协助他们开展细胞形态、微生物学方面的检验项目,开展空气、器械、消毒液培养等院感控制检测工作。
同时发挥好临平、石渠两地的桥梁作用,对自己专长之外的一些问题,利用大后方的力量尽量协助解决。希望在这半年时间中,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甘孜石渠的患者服务,医院检验工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方昊、张医院与同事一起庆祝医师节医路前行无悔初心医师节快乐!END记得三连一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