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太ldquo再这样子怎么办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仅以此文祝大家新年快乐!

以及

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不要“再这样子了”!

哈哈哈

“以后再考试粗心怎么办?!”

“怎么可能!再粗心我就把我的姓倒过来写!”(这条对姓王的不适用)

“以后再迟到怎么办?!”

“再迟到我罚酒三杯所有吃饭我买单!”

“再和四眼长脚打麻将怎么办?!”

“再帮这帮人混了一道,输钱了我就拿手指头也斩特!”

在上海,很流行这种“毒誓型的决心”,当一个人浪子回头痛下决心的时候,听者就算脸上还严肃着,心里也噗嗤一下笑开了。

那么这种毒誓的实际效果是怎么样呢?

考试该粗心的,下一次也不会细心,区别是下一次在考试成绩发下来以后,自己先把倒过来写的姓练一练。

该迟到的还是继续迟到。我们有个朋友约他6点吃饭,7点电话他,他说马上出门了——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了,哦,他还在搞他的头发,那今天这局他起码要9点才到了。

该打麻将的,手指头肯定都还齐全。因为上一次是说“输钱了”再斩手指的,今天是四眼输钱,所以斩手指的事情还要留在下一次。

发个毒誓,糊弄糊弄别人,也就过去了。

但是当自己真的想要改变的时候,立定心志,下次再犯的时候,其实心里是很难过的。

比如最近我自己每次因为小事和小朋友发脾气,都后悔不已。

小朋友是有问题的,问题也确实是反反复复出现——但是我不也一样吗?每次遇见同样的问题,我也会爆炸。所以我怒极让小朋友保证不再犯的时候,其实自己不也一样做不到吗?

基督徒会认罪,我也会。最近看了一篇文章《“灾祸松缓”见真知》,讲的是关于认罪到底是为了罪的结果,还是单单因为得罪神而认罪,区别很大。我看了很有启发。

但即便是痛彻心扉,真心认罪,下一次再犯的时候,还是难免沮丧……

我原来以为,因为人就是很软弱,人就是没有办法百分百改好的,所以“下次再犯的时候下次再认罪”就好了。

我原来在心里模拟的一个模型是这样的:我不断犯罪,然后不断认罪,然后很自然地,犯罪的频率会降低,然后在圣灵的帮助下,我就慢慢改好了。比如我原来每天发脾气,以后也许会一年才发一次脾气。

但是这种模式我尝试了几年,我觉得是很失败的,根本就行不通。(具体请看明天的反思。敬请期待)

再有一种侥幸心理,是觉得自己可能是要经历个什么事情,大起大落一番,然后一下子毛病就全改了。比如之前家里火灾啊,我自己宫外孕啊,确实也对我自己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见《关于杨太太》)。

但是生活不是连续剧啊,何况连续剧也不能集全这么拍啊,这种模式也不太具有可复制性。

我这次上的圣经辅导课中有一课叫《如何成长与改变》,里面谈到了习惯改变的问题。

大概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平时就要渴慕主,不要到下次再遇到事情的时候再想着胜过。平时就要改变自己内心的渴望,如果人不渴慕耶稣,心里空虚,就会转向其他东西——就是个这么简单的道理。

在后面一课的《渐进成圣》里面有一段话,也让我很感动:

圣经在成圣的道路上没有给出任何捷径,简单明了鼓励我们每天要投身旧式的、经得起时间打磨的方式:读经、灵修、祷告、敬拜、见证、基督徒团契、自我约束或自我控制。

这段话给我很大启发,我联想到了我学英语的经历。那种20天背个单词一下子就成英语牛人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能学好英语的人,都是每天积累,经年累月,仅此而已。

所以其实一个人真正的改变,不一定是轰轰烈烈地要经历什么神迹,做什么异梦,看到了什么大异象,其实就是每天去脚踏实地地经历神的真实。

我过去往往喜欢找什么方法技巧,却忽视日常的磨练。比起“每天读经祷告”的习惯,我更喜欢完成“30天通读全本圣经”的这种挑战。

但是人的改变哪有什么捷径和技巧?

所以回到文首那个“再这样子怎么办”的问题,我现在的看法是这样:

等到再这样子还来得及啦?

等到再这样子的时候就是很难了呀!

——所以要在“再这样子”之前,就踏踏实实地每天读经、祷告、默想、敬拜,思想到底自己心里还有什么偶像?在自己处于脑回路正常的时候,列一个详细的计划,来避免“再这样子”的情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huag.com/gwyyy/7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