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国家规定固定,但是各个省份会在此基础上有奖励假期。为此微妈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规定,给准妈妈和妈妈们做参考!
一、最新国家规定产假: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注:按照孕周40周计算,女性在孕前38周既可以开始请产假回家待产,产前未请产假者产后可直接享受98天产假);
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注:难产主要包括剖腹产、III度会阴破裂、吸引产、钳产、臀围产等);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小贴士:
1.怀孕前中期,如果是胚胎不稳,需要回家休息保胎,只要医生开具相关证明,按照病假处理,单位则按国家病假条例发放工资,不影响后续产假休息天数。
2.怀孕后在劳动时间内进行正常产检,按照国家规定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只要是正常的产检,都应记入劳动时间,不能按照病假、事假、产假、旷工等来算。
3.女职工修完产假后,仍有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权利。
二、产假相关津贴:1.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计算方式为: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2.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3.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4.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5.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1)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2)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6.一次性补贴:
在一、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元补贴(每个地方的补充规定会有不同)。
小贴士:
1.生育津贴和女员工原工资标准,两者就高不就低,也就是说生育津贴和员工工资标准比较,哪个高你在产假期间每月的拿到的钱就是哪个。
2.每个省份都有奖励假期,奖励假期工资按照正常工资标准发放,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产假需提供的证件: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请假条、医生开具的孕周证明,有些单位可能还需要B超结果显示胎周数证明等,然后按规定的程序逐级报有批准权限的领导批准(每个单位可能会有一定的不同,所以提前跟单位人事沟通确认,准备好相关证件哦)。
四、哺乳假:哺乳假和每天一小时的哺乳时间是两个概念。
哺乳假是指女性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以请哺乳假。哺乳假并不是法定权利,单位可以不同意。
哺乳时间是指女方产假期满后,有人单位应当在工作日内安排不少于1小时的哺乳时间,该时间应该是工作时间,不能扣因为这个原因影响员工权益,简单说公司不能因为这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扣工资。
五、陪产假:陪产假国家没有统一规定,由各个省份规定,截止17年7月,全国31省份都明确的规定了本地的陪产假(部分地区为护理假)期限,其中最短7天,最长的为30天,多数地区为15天,陪产假期(护理假)期间,福利待遇根据各省份会有一定的不同,一般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全国31省份产假大全
看了以上
妈妈们最新的产假内容知道了吗?
一定要坚持捍卫好自己应有的福利!
哈哈!如果是全身心在家养宝宝
老公疼着不用上班的妈妈们请忽略此文!
n(*≧▽≦*)n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