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疼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称为痛经。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遇到的一大生理难题,严重的会导致晕厥。近日,中医青年志愿者赵晨旭医生(博士)来到石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她认为女性痛经有两个原因:一是宫寒,由遗传、内寒、外寒三种原因导致,严重者易导致宫外孕;二是输卵管堵塞,“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类人宜祛淤止痛。
赵医生认为每一种导致痛经的“果”都有相应的“因”。第一类,遗传导致的痛经。很多女性会听到“生完孩子就不会痛经”的安慰,对于遗传原因导致的痛经,生孩子之后确实可以消除痛经,但寒气从此就在孩子身上有体现。为此,赵医生提供的调养方式是,如果出生的女孩,则在女孩十八岁之前少吃甚至不吃带壳的海鲜,十八岁以后,每次来例假前后均饮用红糖姜水;若是男孩,母亲遗传痛经会导致其出现肾阳虚,调理的方法是,孩子十八岁前,每月炖一次羊腰子补身体。第二类,内寒导致痛经。饮食是导致内寒的主要原因,比如,经常吃冰、寒凉的食物,调理方法是,多吃温热的食物,例如,栗子、荔枝、红糖、生姜、小茴香、花椒、胡椒,喝生姜水等,平时也可使用生姜水泡脚。第三类,外寒导致的痛经。这个比较好解决,大部分外寒是由于女性穿衣过分暴露、赤脚等导致受凉,平时生活起居注意这些便可。
对于输卵管堵塞、气血不足导致的痛经,该类女性朋友要少吃含激素的食物,比如有些鸡皮鸭皮就是含激素很高的食物,应减少或不食用。宜吃些补气、补血、补肾之品,如核桃仁、荔枝、桂圆、大枣、桑椹、枸杞子、山药、各种豆类等。
同时,坚持运动养生。运动也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常用经络疗法。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