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笈病人在手术室突然休克手术室护

抢救工作争分夺秒,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十分重要。每个手术室护士都必须具有配合麻醉或手术医生处理各种类型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不具备专科医生的协同处理的条件下,能单独执行抢救任务。因此,必须在平时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一、外科休克的抢救预案休克是由于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灌注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休克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神经性休克四类,外科休克主要是前两种。出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都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前者可由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溃疡病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等引起,后者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血液流失体外或血浆、血液渗到组织间隙而导致循环血量急剧下降所致。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与低血容量性休克基本相同,但由于感染和细菌毒素作用,微循环变化的不同阶段常同时存在,不像低血容量性休克那样典型,并且细胞损害出现也较早,有时很快进入DIC阶段。临床表现早期精神紧张或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跳加快,血压稍高,晚期血压下降,收缩压<10.7kPa(80mmHg),脉压差<2.67kPa(20mmHg),心率增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全身无力,尿量减少,反应迟钝,神志模糊,昏迷。急救措施

患者仰卧,搬动宜轻。双下肢抬高20°~30°,或头和躯干抬高20°~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和分泌物。吸氧4L/min。

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尽快补充液体。妥善固定,防止输液管脱落。若穿刺困难,应立即协助医生静脉切开或深静脉插管。输液应先快后慢,避免过快、过多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迅速、准确执行医嘱,按医嘱用药,对于口头医嘱应重复两遍后确认无误方可用药,用药前将药瓶与医生再次查对1次。

严格三查七对制度,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22~26℃,一降低患者的新陈代谢率。

迅速准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如吸引器、除颤器、静脉切开包、导尿包、腹腔穿刺包,发现故障,应迅速协助排除。

手术过程中应掌握好输液速度,补液太慢、太少,不易纠正休克。

固定患者,上好约束带,防止坠床。

及时抽取血液标本送各种化验检查。

认真、详细做好各种抢救记录。

监护要点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引流量、输入液量等。呼吸、心搏骤停的抢救预案案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跳突然停止正常收缩和供血功能,使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导致各组织器官严重缺氧和代谢障碍。常见原因心搏骤停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常见原因: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脑出血、严重外伤、严重中毒、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麻醉/手术意外、低温、休克、自缢、触雷电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临床表现意识消失;大动脉无搏动(颈、股动脉);无自主呼吸;心搏停止、心音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切口不出血、术野血色暗红;心、脑电图呈一直线。急救措施

1.一般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人工呼吸。

(2)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若穿刺困难,立即协助医生做中心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需要动脉输血者,立即准备动脉输血器材。

(3)及时连接好心电监护仪。

(4)严格医嘱用药,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次后方可执行。加药用的注射器,用标签纸注明种类,以防配伍禁忌;液体包装袋,应在其表面注明内含药名、剂量,以便控制输液速度;药袋、安瓶等,需保留至抢救停止,以便查对和统计。

(5)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常用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甲基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利多卡因、5%氯化钙、10%氯化钾、异丙肾上腺素、呋塞米、5%碳酸氢钠,以及血管加压素[硝酸甘油、硝普钠、西地兰]等;常用器材: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中心静脉导管、开胸包,备好灭菌的除颤器极板。

(6)接通电源、保证良好照明,连接吸引器,协助安装呼吸机、除颤器等。(7)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配合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工作。(8)固定患者,上好约束带,防止坠床。(9)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及出血量、输入量、尿量,并详细记录。(10)具有爱伤观念,一切操作应轻、稳,防止粗暴,避免在抢救中并发其他损伤。(11)及时、准确留取各种标本。(12)注意为患者保暖及戴冰帽或头部冰敷。2.心肺复苏(1)胸外心脏按压:①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火地面,头后仰20°。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胸骨中下段重拳叩击1次。④术者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段1/3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次/min。若为小儿,只用一掌根按压即可,新生儿可用2~3指的压力按压(不可用力过猛、过大,避免肋骨骨折),次/min。挤压与放松之间百分比各占50%。⑤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人工呼吸,比例为15:2。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暂停按压。(2)控制呼吸:将面罩紧贴于患者口鼻上或将呼吸器与气管插管套管相接,间歇、节律的挤压呼吸囊(一次~0ml气体),形成被动吸气后呼气,10~12次/min,可持久、有效的人工呼吸,适合现场抢救。气管内插管后机械通气,以机械方式进行人工呼吸,特别适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极微弱、肺泡通气不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3)监听呼吸音的声音,保持管道通畅,防止扭曲或呼吸道梗阻。3.胸外电除颤术(1)除颤前,正确连接各部件、检查仪器性能、接电源,做好除颤前的准备工作。(2)电极板涂导电胶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分别放置在心尖部和胸骨右侧缘第二肋间。(3)充电:直流电除颤,首次J,再次可增加至J,第三次或以上可J。(4)除颤:术者手持电极绝缘柄,身体离开患者和床,按下放电钮,直流电电击时间为0.~0.s,交流电电击时间为0.2s。患者抽动一下,立即观察心电示波器,并听心音。若仍有心室纤颤,可准备第二次除颤。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心电图恢复、触及大动脉搏动、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睫毛反射及吞咽反射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口唇发绀逐渐减轻、收缩压>10.6KPa(80mmHg)。麻醉突发事件的抢救预案(一)局麻药物毒性反应局麻药物毒性反应是指短时间内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超过机体耐受性而引起的中毒反应。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反应迟钝、眩晕、躁动、肌肉抽搐、血压上升、脉率增加,晚期可导致呼吸衰竭或心搏骤停等。

急救措施

1.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麻醉医生。

2.托起下颌,给氧,4L/min。必要时面罩吸氧或气管内插管,进行辅助呼吸。

3.固定四肢,防止坠床。

4.出现惊厥,放牙垫,防止舌咬伤(常用药物有:硫喷妥钠静注或给地西泮10~20mg静注;出现低血压,酌情给麻黄碱等升压药或扩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功能;若心动过缓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

检查要点

监测循环状况:定时测量心率、血压及尿量。

监测呼吸状况: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皮肤的颜色。

(二)全身麻醉并发症01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指舌后坠、分泌物过多、喉痉挛、误吸等原因引起的呼吸道不畅,换气障碍。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口唇青紫,血氧饱和度下降,躁动不安。

急救措施

a.舌后坠,用手托起下颌或用舌钳将舌头牵拉;

b.分泌物过多,及时清除、改善呼吸;

c.喉痉挛,轻者应停止麻醉和一切刺激,用面罩加压给氧;重者可静脉给肌松剂;松弛声门,快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同时备气管切开包。

监测要点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02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由于术中输液过多过快、左心衰竭、误吸或使用血管收缩要不当等引起的肺部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

频繁咳嗽,咳出或从口鼻腔中涌出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听诊可闻及广泛的湿罗音和哮鸣音。

急救措施

a.立即限制输液量,给氧4L/min,行加压呼吸;

b.遵医嘱用药:静脉注射强心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大剂量地塞米松等;

c.必要时,上止血带。止血带轮流加压于四肢近端,5min换一肢体。平均每侧肢体加压15min,放松5min。

监测要点(1)监测呼吸状况: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2)监测循环状况:测量心率、血压及尿量。03低血压低血压是由于术中失血过多、麻醉过深、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内脏牵拉反应、腔静脉变化,体温,缺氧,与严重高碳酸血症、体位改变以及术前与术中用药不当等。

临床表现

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皮肤湿冷等。

急救措施

a.协助医生迅速查明原因,予以针对治疗;

b.如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

c.保持输液通畅,加快输液速度;

d.减浅麻醉、减轻手术操作的刺激或用局麻药做局部封闭;

e.积极处理缺氧和高碳酸血症;

f.根据医嘱静注麻黄碱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监测要点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的波动情况。0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手术过程中麻醉或手术操作刺激、麻药及其他药物影响等导致的心脏异常搏动。

临床表现

心慌、心悸,心率加快或减慢,心电图异常等。

急救措施

a.明确心律失常原因,去除原因,如暂停手术、减浅麻醉、加强通气、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b.纠正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有2%利多卡因、阿托品、普萘洛尔、异丙肾上腺素等。

监测要点加强循环状况的监测,定时测量心率、心律,观察心电图及血压的变化。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发布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huag.com/gwyzz/2739.html